許多干散貨被歸類為“危險貨物”,需要在裝載、運輸和卸載過程中特別注意。那么,可能發生的危險有哪些?
貨物移動一直被認為是散貨船上最大的危險之一。對于運輸谷物貨物的船舶來說,這個問題更大。谷物沉降量約為其體積的2%。由于這種沉降,顆粒表面頂部存在小空隙。這些空隙允許顆粒移動。谷物的自由流動特性降低了糧食運輸船的穩性。橫搖還會導致貨物從一側移動到另一側,并降低其正穩性,從而導致船舶傾覆。平艙則可以減少貨物移位危險。
鐵礦石、石英、鋼屑等貨物為高密度貨物。在貨物操作過程中,有可能從高處墜落。貨物可能從裝船機的傳送帶上掉落,也可能從卸料抓斗上掉落到船舶甲板上。甲板上的工作人員被擊中會受到嚴重傷害。貨物操作應始終由負責人員進行監控,并應注意甲板工作區域人員。參與貨物作業的人員應穿戴防護服,包括安全帽、安全鞋和醒目背心。
粉塵是散貨船中最常見的危害之一,顆粒很小,如果吸入會對健康造成災難性影響。任何在甲板上工作的人都可能接觸到高密度粉塵,應佩戴防護面罩。當裝載或卸載多塵貨物時,涉及貨物操作且需要在甲板上的人員及任何貨物清掃員應佩戴合適的呼吸器。過濾器污染時應更換。另外,應適當保護甲板機械,因其也可能受到灰塵的不利影響。
液化是指固體散裝貨物從固體干燥狀態突然轉變為幾乎流體狀態的現象。許多常見散裝貨物如鐵礦粉、鎳礦和各種礦物精礦都是可能液化的材料。液化是由于發動機振動、船舶運動、橫搖和波浪沖擊導致的貨物壓實而發生的,進而導致貨物攪動。
液化導致形成流動狀態,會使貨物在一個方向上滑動和移動,從而產生自由表面效應,進而降低穩性。在裝載任何散裝貨物之前,大副應徹底檢查托運人的聲明,必須確保待裝載貨物含水量不超過可運輸含水量限值,以避免在航行期間發生液化。由于托運人的申報結果往往有誤,因此可在船上進行抽查,以檢查水分含量。
重型貨物對結構施加高荷載,結構可能發生故障。高密度貨物因重量大而占用面積小,即裝載系數低。因此,罐頂必須具有足夠的強度,以承載鐵礦石、鎳礦石、鋁土礦等重型貨物。相關要求強調了艙頂強度,超過船舶任何船艙最大允許貨物載荷將導致局部結構應力過大,超載會在雙層底、橫向艙壁、艙口圍板、艙蓋和單個貨艙的相關支架上產生更大應力,某些貨物分布不良和/或平艙不充分可能導致過度彎曲和剪力。
木材、紙漿和農產品等有機性質散裝貨物的海上運輸可能會導致快速嚴重的氧氣耗盡和二氧化碳的形成。因此,表面上無害的貨物可能會造成潛在的生命威脅。散貨船上的貨艙是可能產生此類有毒氣體的密閉空間。國際海運固體散裝貨物規則(IMSBC)將煤炭、直接還原鐵、海綿鐵、硫化物精礦、硝酸銨基肥料和皮棉籽等列為潛在耗氧貨物。形成各種氣體產物,包括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硫化氫和碳氫化合物。只有在使用適當儀器進行充分通風和大氣測試時,才可允許人員進入封閉空間。另一些貨物也會耗盡貨艙內的氧氣,比如鋼屑貨物生銹,而一些谷物貨物也可能耗盡貨艙中的氧氣含量。
煤炭、硫磺會因腐蝕而造成嚴重損壞。散裝硫磺貨物通常需要露天儲存,因此會受到惡劣天氣影響,導致貨物含水量增加。濕硫具有潛在的高度腐蝕性。當裝載硫磺時,在航行期間,任何保留的游離水都會過濾到船艙底部,然后通過艙底泵出。一些水留在水箱頂部,與硫磺發生反應,這會導致硫酸釋放、船艙可能被腐蝕。池煤通常含有較高的水分和硫含量,可能與水發生反應并產生可能腐蝕船舶部件的酸。
為下一次預定運輸準備貨艙是散貨船作業的一個關鍵。缺乏適當的準備可能導致與貨物質量有關的索賠,如污染、進水或貨物損失。貨物殘留物和灰塵會污染當前裝載的散裝貨物,并會造成不可接受的貨物污漬。水泥被貨物殘留物污染時會降低其粘結能力,未精制糖如果儲存在接近或高于干燥的地方,精制糖會因排出糖漿而污染它。艙蓋泄漏、艙底系統回流、人孔蓋泄漏和監測不足可能導致進水。鹽等貨物可以吸收水分并溶解成液體。糖在有水分的情況下會發酵。
散裝貨物被視為存在大量火災隱患。由于航行中發生的氧化過程,許多散裝貨物有受熱趨勢。煤炭、硫磺、棉花等常見貨物容易發生自發發熱。煤也會釋放甲烷,當與空氣混合時,會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某些貨物產生的粉塵可能構成爆炸危險。硫磺粉塵容易點燃,引起爆炸。棉花捆之間的摩擦會導致自燃并產生熱量。正因如此,散貨船應嚴格遵守防火措施。
承運人有義務以專業方式照料貨物,以確保在與裝載相同的狀態下卸貨。固體散裝貨物的安全裝載和裝運應參考IMSBC,采取適當的預防措施減少散裝貨物發生上述危險。